菲凡升大 8/29起週考&加強輔導機制說明

各位新高一的同學們
下週就要開學啦
各科也都要正式分班了
以下是關於週考的相關事項
請務必要記得喔!



1.
自8/29起 週考時間改為
週一(英+數)與週四(英+自)
<自然只考學校有上的科目>

沒上英文課&進階班同學
考試時間為pm6:30-7:30
流程與暑假相同為"雙軌進行"
可自由選擇來班or線上考試
試後請完成訂正並
於下次上課時帶來檢查

英文基礎班的同學
考試時間為pm8:10-9:30
原則上英文課後"留班考試"
(一樣要帶手機來上傳答案喔)
並且必須當場完成"英文訂正"
給櫃台老師檢查後才能離開
其他科目回家完成訂正並
於下次上課時帶來檢查


2.
開學後開始實施加強輔導機制

每週六會公佈當週週考統計資訊
以及每科須加強同學名單
(不會公開分數)
每科標準不盡相同
加強名單上的同學
需於週日19:00來班
由老師一對一加強輔導

沒有在名單上的同學
想要來問問題&輔導的話也歡迎喔!



3.
週考無法出席一樣必須填寫假單
(固定不行者請告知就不用每次請)

有填假單會自動收到作答卷連結
請另找時間盡快作答上傳
最後上傳時間為週六中午12點前

沒請假/沒上傳者
均需於週日19:00來班補考與加強
並且要當場完成訂正才能離開

要是缺考沒上傳而週日又沒來的同學
則會發訊息告知家長喔啾咪^^

你還跟二三十年前的學生一樣去大班看電視上課???

一堆人擠在一起 抄阿抄阿抄阿抄阿 ……
每個人都只是一顆人海中的螺絲釘
沒有個性 沒有特質 沒有表達想法的機會
你懂的我不懂 我不懂的你也不懂

又沒人可以問到底怎麼辦……?

附註: 高雄市補習班預收學費 開課前需全額退費規定連結

文: 熊大老師

20~30年前教學資源缺乏
高中生在學校聽不懂
只好被迫長途跋涉到火車站前,
跟幾百個人摩肩擦踵的擠在一個教室裡
或是被迫必須”看電視”同步上課

他們沒有其他選擇 沒有足夠資源
就算大班上課效果不好
講師也不親自解題輔導
但當時沒有手機 沒有遊戲
認真的學生們以無比的努力
課後回家靠自己苦讀複習 力爭上游!


但經過20年後
少子化與強調素養不填鴨的風潮下
許多有識的老師體悟到
未來的教育必須以 “適才適性”
與注重 “個別差異” 為大方向來設計教學

也因此
有更多的老師們
投入了區域型小班
實踐新時代的 “互動式教學”
破除學生傳統上課單向填鴨學習
打造雙向溝通學堂,
讓學生在上課即時提問反詰,
真正專心投入學習思考

而非只是手動腦不動 坐著抄講義的機器而已

而這樣革命性的新學習型態
成效不僅展現在各校成績榜單上
更重要的是每個學生
都能從學習中獲得即時的回饋
進而感受學習的樂趣與找尋到學習的目的
並進入正向循環 最終進入一流大學
成為各領域的專業人士 !


既然小班教學 適性適才
已經是新時代不變的趨勢
那麼為什麼每年站前大班
仍然還是一班幾百人招生滿滿呢?
除了幾十年來的廣告品牌效應
還有煩死人不償命
盧到你受不了的電話招生外
大概就是以下常見的話術了

1. 大班資源多 小班資源不足 ?!

真相:
全台灣各校段考題庫光碟 一片只要200元
這就是大班所謂的資源 (笑)

補習班真正的資源就是講師本人!!
一個班級人數不管有多少人 台上講師都只有一個
您覺得是要跟幾百人一起”爭搶”一個老師的時間
還是想要 能真正了解你的學習進度 細心幫你破除盲點 的老師呢?


2. 大班學費好便宜 ?!

真相:
沒錯~第一學期都是流血價拉人
但九月剛開學 就會急著叫你繳下學期的”原價學費”
同樣科目學費暴漲 30倍以上
且在第一次段考前就拼命用各種利誘你繳費
因為怕你看到第一次段考成績就跑掉 XD

一班兩三百人的班級
原價學費比小班一個月便宜200~300元
但換來的是 趕車所花的時間跟車錢
以及有問題時沒人可以問的輔導孤兒
這樣真的有比較划算嗎?

3. 大班師資比較好 ?!

真相:
比較之後才知高下
在熊大老師的教學之下
沒有哪個大班老師敢稱名師

學生只要來班試聽
都從站前轉回菲凡升大
大班的師資是否比較好
請同學觀看下方影片試聽
自己親眼比較 勝過多少人的道聽途說

高一線上試聽課程影片

高二 高三線上試聽課程影片

4. 大班榜單比較好 ?!

真相:
以我們小班制十幾個人
光新莊高中一間 從高一到高三
校排前三都是我們的學生
校排前三十有將近一半是我們的學生

三民高中學生全部考進雙語資優班&攻頂班
校排前三十超過一半是我們的學生
其他學校的學生也幾乎都是班前三
每年學測考出來一半學生頂標八成以上前標

大班呢? 一班人數幾百人
又都是收雄中雄女的學生
總能拿個十幾個的榜單出來看吧
只是你會是雄中雄女班的那十幾個天之驕子
還是隱藏在亮麗榜單後面
那不知名的幾百個分母呢?

結語:
高中生涯只有這麼一次
而且錯過的學習機會與單元都無法重來

高中三年
你可能就只有 聽1~2個老師的教學機會
而能否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環境
遇到能讓你全盤理解原理與應用
掌握學習狀況並幫你解決盲點的老師
會是大家是否能輕鬆度過高中生涯
並前往理想的高等學府最重要的關鍵之一 !

附註: 高雄市補習班預收學費 開課前需全額退費規定連結




高一結束了~ 那 高二呢?

恭喜大家 終於度過高中第一學年




高一結束了~ 那 高二呢?

高一上 高一下 轉瞬之間就過了一整年
還滿意自己高一的表現嗎?
還記得一年前
看到錄取通知的感動與期許嗎?

高中升大學的學測只考高一~高二的範圍
現在已經結束了一半的路程
只剩下 還剩下 就剩下 最後一半了

加油 讓我們一起領先 直到終點 !

新莊高中 高一到高三
全校前三 都在
菲凡升大

高二

更多優秀同學與各校榜單

->新莊高中榮譽牆

->雄中雄女榮譽牆

->中附三民榮譽牆

現在這個時間,在這裡的你們,真的很棒!

志同道合的頂尖學生
會尋求頂尖的老師
一同形成一個頂尖的班級
然後永遠坐在頂尖的位置

(以上是今年國三升高一同學 參加菲凡升大6-7月先修銜接課程的真實感想 2022/6/25)

每年 5-6 月
國三升高一同學
開始選擇未來補習班的時期
總是能聽到家長們說
孩子不願意來試聽的原因不外乎 :
” 孩子說要跟同學去大班 ”
” 他說同學已經約他去大班了 ”
” 哈O一直打來說他同學都在那邊”

但這十年來
從來沒有聽過有人說過一句
“是因為覺得老師教得好 , 所以要去大班”
“因為在哈O有問題有老師能隨時解答”
“因為比較過老師的教法 , 覺得大班比較適合”

10年來 從 來 沒 有

所以我必須跟在座的大家說一句

你們真的很棒!

因為你們每個人
都沒有“跟同學來”
“只是為了跟同學去同個地方玩”
“跟國中生一樣

選補習班是為了要去跟同學聊天”

你們都是上了兩週的課程
到處親身試聽比較之後
了解到自己的未來藍圖
了解到菲凡升大的老師
有多麼的與眾不同
以及能帶給你的視野有多麼的廣

老實說
那些你們看到
不管是雄中雄女 新莊高中 還是三民中附 道明 等的學長姊
那些每個都全校全班第一前三
每個都繁星上台大清交的學長姐
有80%都是去年或前年跟你們一樣
這個時間點就坐在我們教室裡面

感受老師的獨特教學方法
並深深著迷完全不同於國中
擺脫死背題型不求甚解的舊思維
進而開創了自己的無限潛能
通往連接真正高等教育的康莊大道
也因此從高一一開學
就佔據校排前三名
並驕傲的直到高三畢業

而那群一開始 ” 跟同學 ”
去大班 去哈O的同學
只有少數20%警覺性高
高一上就發現成績不妙
跟同學程度逐漸拉開的學生
重新花費好幾倍的努力
將過去缺乏的基礎補起來
才有辦法拉回本來應有的高度

關於這點
菲凡班內好多轉班過來的學長姐
都心有戚戚焉

而當初帶他們去的 “同學們”
早已經消失在

高中課程極度困難的浪潮之中
兄弟爬山 各自登高
回首過去
那些跟你國中同一個補習班的同學
如今分散在每個不同的高中
未來也將分散在差異更大的大學
並且從此走向完全不同的人生道路


這些感觸
都是身為過來人的
“爸媽們” “老師們”
你身邊的”大人們”
才能深刻體會甚至後悔

要你們在這個年紀
就能懂這些當下的選擇
對未來發展的嚴重性
那是不可能也強人所難的

但是你們卻還是坐在這裡!!


一個一個 懷著閃亮的眼神
自信的踏入教室
沒有跟同學結夥一起來
也沒有人每天打電話給你催你報名
(延伸閱讀 : 不招生 , 所以收到的都是好學生)
你們還是懂得
用活用的方法來理解這個世界
來理解課本上艱澀難懂的文字
是多麼快樂的一件事情!


就算沒有比跟同學去打屁聊天滑手遊快樂
但你們還是選擇了
現在這個時間 坐在這裡
因為你懂得自己的成就感來自哪裡
以及找到將自己牽向夢想的那雙手

所以 再說一次

你們真的很棒

不管現在與未來 你們都值得為自己驕傲 !

熊大老師 2022/6/28

後記:

菲凡升大
從頭到尾 
沒有打過一通招生電話
從來不急催學生報名
沒有發過任何試聽獎金
更沒有三科五千
開學馬上收30倍學費綁學生的花招

我們有的
只有紮紮實實的教學實力
讓我們敢堅持十年
堅持不開國中部 
沒有招生班底也不怕

堅持不打招生電話 
沒有死纏不放的話術

堅持維持正常學費 
沒有騙進去就狂漲回本的騙術

感謝這些優秀的同學
沒有為了跟同學玩去站前
沒有為了微薄獎金去站前
沒有因為被死纏爛打去站前
沒有只想找個地方混去站前

因為有你們
我們才能做到各校前三

因為有你們
我們才能堅持教學至上十年

因為有你們
我們才會一直是北高雄
榜單無人能比的高中專業小班


延伸閱讀:

你想提前看看 一年後未來的自己會在哪裡嗎?

111年新高一課程課表

111年升高二課程課表

111年學測複習課表




恭喜大家即將成為學長姊,"經驗"會是你們可以帶給學弟妹們這一生最珍貴的禮物

各位菲凡的同學們~

最近因疫情實體課程暫停
熊大老師要提醒大家
心態上務必不能當成放假
非常時期 非常作為
該按部就班完成的課業,複習,週考…等
還是要回歸到正常的步調
不要因為一直待在家就整個放飛喔!

一個月後這個學年就結束了
升上高二 / 高三的你們 
課業加深, 學測逼近
同學們也將面臨更多的挑戰
但只要每天按步就班
照著老師幫大家規劃的穩定道路前進

"夢想的終點"
也只是不知不覺就獲得的 a piece of cake而已

而最近也是國中畢業升高中的時期
相信各位學長姐們 都能夠深深的體會到
"高中時期遇到甚麼老師, 決定了你的努力是否能有價值"
相同的學業內容 課本上寫的艱澀生硬
而照本宣科不求甚解 扮演人形解答的老師比比皆是
相信來到菲凡升大
上過我的課的同學都能深深體會

但是那些天真可愛的小國三
還是跟去年的你們一樣
以為讀書就是要死背填鴨
以為高中還是寫考卷背題型能拿分
以為試聽每家補習班都差不多
以為補習班還是一樣是去寫考卷到死的地方

因為不知道國高中差異這麼大
他們一樣會被站前大班的獎金吸引
為了幾百元毀掉自己未來三年的可能
而始終不知道原因在哪?

希望每個要成為"學長姊"的同學們
你們走過的這一年
也許跌跌撞撞 也許酸甜苦辣
但你們都獲得了最寶貴的東西叫:"經驗"
這是一個可以幫助後面那些學弟妹們
可以影響他們高中三年 甚至未來方向的重要寶物

希望大家都能夠不吝於分享
你在高中這一年來的珍貴經驗
讓我們把好的東西一起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
也讓更多人來驗證
自己當初做出了最好的選擇
謝謝大家

熊大老師 2022 / 5 / 25


按此加入進行升高二 / 高三 課程盲點分析

回首頁



會考的分數不是絕對! 正確選填高中志願,才能拿到大學的入場券!

112年大學入學新制元年起,
新莊申請優勢勝過雄中時代正式來臨!
各公立高中急設專才特優班

& 繁星入學制度,
是國三畢業學生不可不知的重要資訊

(菲凡升大高中教學團隊 執行長 – 熊大老師)

恭喜國三升高一的同學們
終於完成了重大驗收關卡-國中會考
不管對自己的表現是否滿意
從現在起到放榜前,
在享受難得的自由時光的同時
熊大老師要帶給大家一個超級重磅的消息
考的好的同學要注意
考得不理想的同學更要注意!
因為它有可能整個翻轉你的會考表現!



爭議不斷的108課綱推行已三年以上,
而影響最重大的就是申請入學的部分
不管是學習歷程檔案的導入,
或是數A數B的分流,分科測驗的變動
都大大的影響了各大學校系的錄取門檻

聽到這邊同學一定會覺得很奇怪
我才剛考完會考,
現在跟我講大學也太早了吧?
沒錯,以前的確是這樣
但在新課綱的變動之下,
現在選填高中志願正確與否,
竟會嚴重影響未來大學申請!

這邊熊大老師幫大家整理以下三個重點

  1. 學習歷程檔案的導入,讓”一試定生死”正式進入歷史

自111年起,
大學申請將學測比重降低至最多50%
而另外50%以上都是要採計”學習歷程檔案”
國中同學對學習歷程檔案可能很陌生
簡單來說,就是紀錄你在校學習的一切成果
包含在校成績、修課紀錄、學習心得、
專題研究、自主學習、競賽表現 …等等
每個學期的紀錄都必須要由學校與自行上傳
也就是,未來決定
你是否能攻讀一流大學的關鍵,
不會再是學測成績
而是你平常在校學習的一切成果!
學習歷程檔案做得好,
大學申請時極度占優勢!

反過來說前三志願學生就算學測較高,
申請時也可能輸給後段學校!


好,問題來了
高中生的課程都差不多
那你的學習歷程檔案要如何
才能贏過雄中雄女的學生呢?

2. 明星學校光環不再 各高中急設”專才特優班”因應大學新制

如12年國教綱領所列,
新課綱其中一個目的
就是促進高中學區化,消滅明星高中光環
在此入學新制之下,
前三志願高中將不再是頂大保證
而許多排名中段的高中,
則大幅增加了一流大學的錄取機會
因此,各公立高中無不針對新制
搶設” 專才特優班” 因應,
以免自己學校榜單大幅滑落
例如
雄女新設 “AI專班” “生醫雙語班”
新莊高中新設 “科學實驗班”
鳳山高中的 “數理資優班”

中山附中兩個 “數理實驗” “語文實驗班”
三民高中的四個 “雙語實驗班” …等等


這些特優班的學生們
不僅有專屬特殊的課程,
能做出語文或科學的研究專題
能讓寫出與普通班差異的學習歷程外
在校成績也通常名列前茅
更重要的是,該班的學生比起普通班
有更多機會參加科展或代表學校競賽
可想而知,
屆時在學習歷程檔案豐富性上
特優班跟普通班學生差距會有多大
在此之下,新莊高中科學班與雄中生
(編按: 雄中是唯一沒有特優班的高中
雄中科學班是獨招,並不是特優班)
同時申請台大時,就算雄中生學測考稍高,
最終可能是新莊科學班學生錄取
更別說還有近年越來越重要的”繁星入學”

因此,今年的國三畢業生們
絕對不能再傻傻的分析落點
然後將志願學校由高分往下填!

而是要清楚
每個學校特優班的入班規則與門檻
按照自己會考分數篩選

選擇能夠進入特優班的學校優先選填!

可以說,
掌握到新制入學規則的學生
再一開始選高中時選對,
就已經大大領先了其他人!

3. 你終究是要讀大學的,為什麼不一開始就領先別人 ?

綜上所述,
同學未來能否拿到大學門票的第一步,
就取決於現在會考後選高中志願是否選對

志願選錯,會考分數高得意一時,
大學卻可能輸給不如自己的學生

志願選對,就算讀分數較低的高中,
仍然極高機會邁向頂尖大學


而高雄市十幾間高中,
每間學校特優班的規定與門檻均不同
有的要校內測驗,有的要看會考成績排序,
有的還兼顧兩者
需校內測驗的考科與難度範圍各自不同
會考成績排序採計科目與加重科目也各自不同

可以說是非常的複雜,
而這些資料幾乎不會公開,難以蒐集整理

菲凡升大以十年的高中升大學經驗,
每年獨家整理

全高雄市各高中特優班入班規則與門檻 “
僅提供給加入菲凡升大LINE帳號的好友們

別忘了~志願一送出就完全無法修改!
而志願填錯可不是單單影響高中三年,
更決定了未來能讀哪間大學!
別輕忽了現在,而讓未來的自己後悔!

由於各校規則過於複雜,
必須針對每個學生會考成績量身檢視
今年會考成績放榜後,
熊大老師特別為同學
根據今年最新的特優班名額與規則
免費一對一量身訂做 專屬於你的最佳志願序

5/22-6/30 一日限定五組(學生+家長)

即日起開放透過LINE好友提前預約
(唯一管道 未預約恕無法受理)

據往年經驗,放榜後預約大量湧入
許多同學無法排入分析名單
建議同學們提早加入好友來訊預約

相關影片解說




因為不招生, 所以我們都收到好學生。

熊大老師 ROD老師 | 菲凡升大團隊訪談

每年會考前
緊張備戰的國三同學們
家中電話無不被”站前大班”打到燒起來
且不論資料從何而來
每家補習班使出渾身解數狂打電話
用各種話術優惠吸引學生家長
就是為了搶食

一年產值幾十億的補教商機
在補教界以商業導向為主

人數越大越好的風氣中

有一個團隊捨棄傳統行銷
以不電招、不強迫、

不免費噱頭來經營精緻小班
卻能讓家長主動來電洽詢課程

每年迅速滿班停招

他們到底比別人多做到了些甚麼?

“曾站在百人舞台授課 ,
卻因為這個原因毅然離開 “

熊大老師:
以前在大班上課時
看到各家招生只能說瞠目結舌
一間大教室中上百支電話
每人手上拿資料不斷地打只是基本
發黑函、派間諜、互相檢舉…甚麼招數有
沒辦法,一個班一個老師對幾百人上課 ,
就算第一學期流血砍價,
之後幾百個學費也都是暴利
因此每家補習班為了招生無所不用其極
跟國中班買學生、收買學生拿名單、試聽送錢綁學生….
高中補教界招生到了最後,
只是幾個大財團之間的金錢競賽。

但是在這樣招生方式下
換來卻是學生素質的低落
多數學生來班的目的
早已不是為了求知或謀求成績進步
而是跟著同學一起來拿獎金、聊天
、甚至分享網路玩手遊
一班幾百人一起上課
學生本來就容易分心
多數人坐在後排只能看螢幕
連老師都看不到
(編按:搶劃前排座位飢餓行銷
一直都是大班有效的招生話術)

這造成了部分無心課業
只是被拉來”聯誼”的學生
只是吹冷氣放空聊天三小時
而家長與老師都渾然不知。

我身為台上授課的老師,
希望看到的是
每雙眼睛都因自己精彩的教學而發光。

而經營者希望的卻是:
教室的空位都能擠滿人就好,
這些不同角色在理念上的衝突
十幾年來一直存在。

因此,
十年前離開連鎖大班回高雄後
我便希望高中教學也能以小班型態
以師生能夠互動的上課方式,
讓學生於課程中學習思考而非機械填鴨
沒有招生的壓力與浮誇花招,
能用自己跟學生都開心的方式教學。

很幸運的,
有著一群志同道合的老友與我一同勇敢
在這十年以來 ,
我們不加入大班的電招大隊競賽
不比拚誰發的試聽獎金高,

堅持不開設國中部,

更不跟任何國中補習班”買學生”
因此我們每年的試聽課程,
來的學生都是真正為了自己的課業
想在眾多補習班中多聽多比較
真正想找到好老師的優質學生
只想要混時間拿獎金,
或是只想跟朋友聊天而選擇同補習班的人
自然也就不會來我們班 “浪費時間” (笑)

而這些來聽課的學生,
也正是對我們講師最嚴格的審查員

他們既然是程度好,
對自己未來有想法目標的孩子
那麼對老師的要求自然相當的高!

這也正是我最想要的效果 !

好的學生不只能驗證老師的價值
還會自然形成

好學生帶動好學生一起加入的循環

這就是為什麼我們班讀書風氣良好,
學生上課認真
下課都主動踴躍問問題的原因。

試想,
要是有個被爸媽逼卻沒心念書的學生
來到我們班看到的是 :
全班學生都目標明確認真聽講
根本沒人跟他聊天,
小班老師就在眼前也不能玩手機
那麼最終
要嘛就是混不下去而離班,
要嘛就是跟著同儕改變向上。


因此 , 每年都有會考5A++,
即使大班開出免學費加獎學金
但學生每間去試聽比較後,
最後還是在我們班報名全科先修
要知道我們可是一點優惠都沒給(笑)

程度好的學生需要好老師來雕琢
而程度好的老師更需要好學生來激盪!

自從創立菲凡升大以來
我上課無時充滿著熱情
享受於帶領學生求新求知的過程
為這些有目標的孩子
不斷開創新視野
看著他們一步步不斷進步的笑容。
這跟以前在大班時
步步必須以招生人數為重、
以股東意見為重的生活實在差太多了 (笑)


” 連家長都幾乎不知道
國高中補習完全不同,
更何況是剛讀高中的學生 ? “


教學二十幾年來, 每次聽到家長說 :
“我的孩子有去補習 ,
怎麼還是考這麼差? “

我都會這麼回覆 :
“同一個病去看不同的醫生 ,
有的醫活 有的醫死 ,
你覺得會沒差嗎?” (笑)


家長會這麼問,
是因為不清楚國中小與高中
“補習”這兩個字的差異性
畢竟台灣的孩子從小補到大
從國小安親班到國中補習班
補習班就是一個考試寫作業的地方
有人管, 有人逼,有人念
狂寫考卷寫作業, 考前再加三五倍

國中課業的內容跟國小相同 ,
屬於”國民基礎教育”
也就是 ” 不用懂 只要記” 的階段

” 不用懂代數與函數,
只要做法死背就好”

” 不用懂力與能的差異,
只要公式有記就好”

所以學生在國中時,
其實幾乎沒有學到數學自然的觀念
數學變成背範例背解法 ,
理化就是背公式背題型

該背的全部背起來!
不該背的也背起來!
考卷寫十張寫到答案通通背起來!

國中小加起來9年的填鴨訓練 ,
讓學生漸漸喪失學習的樂趣與能力


而國中的課業既然有背有分
大多數學生在學校時就已經聽懂
學生去補習的目的
只是把學校背起來的公式題型再重複練習
所以妳可以發現國中的補習班
經營方針大多不會強調師資
而是主打管理,輔導
與導師的兇狠程度 (笑)

” 我們國家的高等教育
是需要只會背書的人才嗎? “


而上高中後就完全不一樣了
高中,是銜接大學的前哨站!
如果到高中還是只要死背
就能夠拿高分上名校
那麼我們的高等教育難道是
為了培養只會背書的人才嗎?

因此作為高等教育的基礎
高中的課程必定是走向
講求邏輯思考,切合生活實用
尤其108課綱之後,
更是強調素養教學與實務的結合
簡單來說 在高中之後,
已經不可能再用努力死背的方式拿高分
每個單元只要不懂其原理與意義,

考題寫再多也拿不到分數!


這也是很多家長無法理解
為什麼孩子國中數學八九十,
到高中只剩下十八九的原因
(詳細可參考本篇: 為什麼高中成績怎麼努力都沒用 )

高中的課程
不僅比國中難度提升十倍不止
內容量也是一下暴增
高中一個章節的量

大約相當於國中整個學期的內容

而能夠將這麼複雜難懂又大量的知識
以言簡意賅的方式講解的精闢易懂
還要能夠生動活潑幽默風趣的老師,
可以說是萬中無一

我教學近20年來
幾乎所有學生都反映
在學校上課是
“幾乎一個字都聽不懂”

如果當初入學時分班,
妳遇到一個上課能聽懂的數理老師
不要懷疑
一定是你上輩子捐了八盆香火
十座大廟修來的福氣 (笑)

但,其他班學生該怎麼辦呢?
這就是高中補習班存在最重要的目的了
在學校你沒辦法選擇老師
但至少放學後

你還能到各補習班尋找可以聽懂的老師
要是聽不懂,還可以fire他去別間 (笑)


有人可能覺得我說得太誇張,
怎麼會在學校都聽不懂
那你可以想想,
為什麼在學校一班才30~40人
幾十年以來的高中生
放學後卻都要去擠300~400人的班級
“重聽一次” ?



因此
國中去補習的目的 :
是安親,是緊逼,

壓住這些好動的青春期孩子
讓他們不斷重複練習那些學校背過的公式



高中去補習的目的 :
則是尋尋覓覓那個

唯一能讓自己”終於聽懂”的老師
讓自己在學校體制之外能有選擇的空間



我可以很肯定的說 高中生的成績
“百分之70先決於
你是否一開始走在正確的方向 ,
剩下百分之30的努力才有意義 “


” 沒有引路人把你帶到正確的方向 ,
用一輩子的精力去撞牆,

牆也是紋風不動 “


以上經驗跟大家分享
希望同學們都能

檢視自己的期許,沉澱心中的目標,
找到一生的貴人,擁有嶄新的視野。


盡情飛翔吧,孩子們 : )

相關影片



111年學測個人申請/繁星推薦 志願選填教學 – 手拉手一步一步教你如何挑選出最適合自己的志願序!

by 菲凡升大 熊大老師

各位高三的同學們
如果你還不知道自己要選填哪些校系
老師一步一步的帶領大家
用以下幾個網站
來找到最適合自己的志願

1.
https://ioh.tw/


選填志願的第一步
就是要先了解自己喜歡的科系是甚麼
並且了解該科系的真實樣貌!!!! 這絕對是最最最最最重要的!!
舉例來說 :
很多同學到選填志願前 還認為電機系跟機械系是差不多的科系
事實上這兩個科系是雲泥之差!!! 畢業後職業展望也完全不同!!!!
可以說是當時選錯一步就影響終身

很多同學對於這麼多大學科系實際在學甚麼
要具有哪些能力 , 以及未來職業展望是甚麼
事實上根本不清楚
要嘛聽很多小道八卦道聽塗說
不然就是光憑自己的想像就隨意填下! 這絕對不可以!

要了解各個大學科系
這個網站絕對是最重要的!
裡面有每個學校科系的”學長姐”親自分享該系經驗
親身體驗讓你可以不要被一些非本科的人影響

可以真正聽到最真實的第一手分享
而且他分類可以細到某校某系的在學生
連同系不同校都可以讓你好好做比較
絕對是你一定要花時間好好瀏覽的第一個網站!

2.
https://ioh.tw/articles


還是同一個網站
但是他實在太豐富了所以我列在第二項
如果妳已經對自己的專業領域有所方向
接下來就是要開始了解個人申請或繁星的規則
以及自己要準備的東西
這個網站中不管是
個人申請的規則,時程,備審(學習歷程),面試
等等所有的細節
都有學長姊與”教授”分享經驗與技巧
這個分頁中的”志願選填” “校系迷思” 跟”學測申請”
所有文章我都建議你要看過一遍

3.
接下來就是要開始以自己的成績檢視是否通過各種入學方式
第一階段要求的門檻

a. 如果你是在校成績有前20%但學測成績不如預期
那麼就比較適合走繁星推薦入學


繁星的好處是 :
1. 學測檢定標準通常比較寬鬆
校排前面的同學有機會上遠超個申分數的校系

2. 除第八類醫牙外,不須二階面試,學習歷程檔案影響低


同學可以用坊間的落點分析系統看一下去年的錄取最低標準
例如: https://hs.1111.com.tw/testAnalysisType.aspx
繁星的標準第一順位是比在校排名百分比
同學可以抓出以自己成績來說的保險錄取範圍(2~4%左右)
看看有沒有到達自己所預期的校系

但繁星推薦最大的風險就是
一個人只能填寫一個學校的一個學群
而且如果錄取後幾乎不能放棄(放棄也無法參加個人申請)
所以通常在填寫志願時都要抓稍微保險一點的範圍


另外,從111年開始,繁星的在校成績要包括高三上第五學期
所以要參加繁星的同學高三上一定要非常拚得衝高分數
因為很多人的校排都是伯仲之間,高三上有機會再衝個幾%上來!

查過自己繁星可能的落點後
接下來就要查詢自己個人申請部分大致的落點
若你的校排成績並不突出,繁星推薦的名額很少沒甚麼學校可選
或是你的校排根本連前50%都不到無法繁星
那麼就是走主要的個人申請管道

可是個申今年由於導入了學習歷程的影響
所以第二階段的變化會非常的大
我們先單純的就第一階段篩選來說
現在坊間的落點系統都很方便
會幫同學自動篩選出通過檢定門檻的校系
當然真正的落點準不準不予置評
不過以”第一階段”來說基本上也都不會相差太多


除了查詢跟以往成績比對的落點以外
同學要考慮的是
你的志願選填方向究竟是要著重在選校還是選系
如果你的志願是比較偏向單一類型系所
一般來說比較好抓自己的分數落點(大致上就是國立前/中/後段 , 私立前段)
如果你的系所選擇比較多元的話
那麼落點區間就必須要非常精準
因為大學申請的志願只能填寫六間
如果你六間志願都填在台清交成這些國立前段
但是今年的錄取成績大幅拉升的話 就很可能會落榜 風險較高

4.
檢視過自己是否通過門檻已經大概抓出自己的落點區間後
接下來就是要看各校系的申請限制來做篩選
第一 每間大學都會有申請科系數目的限制
同一間大學有的可以填4個系, 有的只能填2個系


第二 每個校系的二階面試日期可能強碰
大學端開放的面試期間非常短 為了配合學生與教授方便又都擠在假日
導致像今年5/21(六)5/22(日)各強碰了863 , 633個校系在同一天面試


所以各位一定要注意二階面試會強碰的就不要一起填
也不要填同校超過規定能填的系所數目

5.
經過以上步驟後檢視目前可以填的選擇
最後就是按照每個科系的特性來決定自己可以接受的底線為何

“有些科系是極度重視學校的排名”
例如: 商業相關科系 , 台政的優勢遠大於普通國立大學
那你可能就要把自己的底線學校拉高一點

“有的科系是一定要讀到研究所, 且大學部影響研究所申請很重”
例如台大某些科系研究所甚至有只收”台清交”的大學生傳統
那你也要考慮底線要訂在甚麼標準線上

“有的科系是一定要讀到研究所, 且有設該系所的大學眾多較易往上考”
例如: 理工電子電機類科
那麼就可以先進一個沒到理想的大學,可以之後碩士再往上洗學校學歷
但這也要考慮大學部的程度是否相差過大
因為不同level的大學 教授的素質 同儕的程度 實驗室的完善與學校的資源
都相差很大 一般來說
頂大的學生國外名校進修
中字輩的學生碩士往上讀頂大
一般國立往上洗中字以上
如果你要大學部去讀個私立中後段 然後要洗到國立前段的研究所
除非你真的很認真很認真地度過大學生涯 不然客觀來說是較困難的

“有的科系是以專業證照為主,畢業學校對職涯影響不會非常大 “
例如: 醫藥學相關學群
這類型的科系大家就比較不用太care學校
因為通常不需要讀到研究所 只要能通過國家考試拿到執照為主
那麼就不用把學校擺在志願之前 大學後認真專研專業科目就好

當然也有同學會以國立/私立做為自己的底線分界線
這部分就看大家自己的想法以及多方去聽該科系學長姐的經驗

6.
最後, 自己能接受的底線決定了之後
就是開始填入最後精挑細選的六個志願序
一般來說傳統上都會採取夢幻/落點/保險
以 2/2/2 或是2/3/1的方式來填志願
如果你對自己的底線很堅持 那就保險的少填一點
如果你是打死不想考分科或重考 那就保險填多一點以防萬一

今年雖然是108課綱的第一屆考試
但是考試的內容 難易度 跟方向 跟以前根本沒差
甚至以前的學測考法的素養程度還遠遠高於這屆
所以我認為以第一階段來說 大致跟往年的落點不會相差太多
當然108課綱的變革 主要是把學習歷程與面試的分數比重拉高
關於學習備審跟面試等要注意的事項 我們下篇再繼續跟大家說明

Previous post : 112學測大危機!!高分落榜與無學校可填的人數將大幅激增?!不可不知的學測制度變革與因應措施!

<<<<點選此處加入官方LINE索取學測新制資料>>>>

選擇菲凡升大112學測重考總複習班
彈性選修自由度高
不用從早到晚綁死在教室內不得動彈
全年費用不到一般傳統重考班的三分之一 !!!!!!
課表, 課程專人洽詢 :
<<<<112學測重考總複習課程介紹>>>>

菲凡升大 [110年高一物理專題實驗班] 專題研究報告優秀範例

(第 ____ 組 , 組員 : 新莊高中-邱弘智(撰文者)、中山附中-許舒媛、三民高中-郭東諺 )

2021 / 12 / 19

Overcoming Taiwan’s Energy Trilemma

    ENERGY TRILEMMA, RISK TRILEMMA

1. ENERGY SECURITY RISKS

Taiwan’s energy security is at intrinsic risk because of its overwhelming dependence on imports. Some 98 percent of the energy Taiwan uses is imported, and that import mix depends especially on fossil fuels, which comprise a whopping 93 percent of Taiwan’s overall energy supply.

Such a high level of import dependence is an intrinsic security challenge because some 76 percent of Taiwan’s oil came from the Middle East in 2018, a region that could turn even more volatile as the collision between the United States and Iran (and between Iran and Middle East Arab states, including oil producers such as Saudi Arabia) intensifies. As of September 2019, Saudi Arabia alone comprises some 30 percent of crude purchases by Formosa Petrochemical, one of Taiwan’s two leading oil refining companies.3

Import dependence also exposes Taiwan to the instability of reserve margins, which have dropped to some precipitous lows in recent years—reaching their lowest point in 2017 when Taipower, the state owned utility, had an operating reserve margin of just 1.7 percent.4 As a result, during a blackout in August of that year, Taiwan lacked the reserve capacity to avoid widespread power outages.5

Happily, the reserve margin of power improved to 16.8 percent in 2019.6 Indeed, one reason for the low reserve margin prior to 2018 was that Taiwan’s fourth nuclear power plant had been scheduled to begin operating in 2014 or 2015 but was instead sealed in 2014. Reserve margins have gradually improved since the commissioning of coal-fired units in Linkuo and Dalin and the gas-fired unit in Tongxiao.

But Taiwan’s energy security is also at risk because its opportunities for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including in the event of global supply and price shocks, have been so constrained.

Unlike two leading neighboring economies, Japan and South Korea, Taiwan is not a member of the 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 (OECD). It is not, therefore, a member of, or even associated with, the 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 (IEA), the Paris-based inter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 within the OECD framework that coordinates strategic reserve stockpiles.7 The IEA also hosts the world Clean Energy Ministerial (CEM) Secretariat and Energy Efficiency Hub. It undertakes a variety of data sharing and technology development initiatives from which Taiwan—an economy among the world’s top twenty-five by nominal gross domestic product—could benefit. 

With Taiwan excluded not just from the IEA but also from most other international energy coordination mechanisms such as the World Energy Council, creative efforts to revitalize, strengthen, and intensify ad hoc partnerships with a wider variety of international players could multiply its opportunities.

2. EQUITY AND AFFORDABILITY RISKS

Energy equity remains a challenge too.

Fiscal and investment obstacles have impeded the creation of a more efficient energy market in Taiwan. And while the government has worked to find a proper balance between, on the one hand, keeping power prices low and, on the other, ambitiously building out renewables in the overall fuel mix, Taiwan’s next set of policy choices about subsidies and regulation could yield new pressures on power pricing.

Household electricity prices in Taiwan are relatively low ($0.09 per kilowatt hour [kWh] as of September 2019 compared to a world average of $0.14/kWh), yet the burden of heavy subsidization is ultimately shouldered by Taipower, whose electricity business suffered NT$14 billion in losses in 2018 and an additional NT$10 billion in the first two months of 2019 alone.8 This has left Taipower in a financially precarious position at a time when investment in grid upgrades is sorely needed to address periodic blackouts, both planned and unplanned. The sustainability of this pricing model will hinge on future declines in fuel costs as Taipower’s debt burden continues to increase.9

Taiwan especially needs additional energy storage and gas-fired generation capacity, as well as further price rationalization reforms to its power market. One reason is that Taiwan’s electricity consumption continued to rise at a rate of 1.76 percent per year from 2004 to 2019, with industrial consumption making up 56 percent of the total in 2019, the largest share among all sectors.10 And Taiwan’s gross electricity generation increased by 14 percent between 2005 and 2015, from 227 terawatt hours (TWh) to more than 258 TWh (see figure 1).11

But Taiwan’s grid system is isolated, which could make it susceptible to power shortages in the event of a sudden supply shock. This problem is potentially made worse by the continued overreliance on fossil fuels—for instance, if reserves are low due to shipment delays caused by instability in the Middle East.

3. SUSTAINABILITY RISKS

The third leg of Taiwan’s energy trilemma also remains a challenge. Enhanced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could be essential to Taiwan’s buildout of environmentally sustainable power.

Nuclear power, which once generated as much as 20 percent of Taiwan’s electricity, has fallen by the wayside amid decades of political controversy (see figure 3).12 Taiwan’s last nuclear generating unit, at Maanshan in the southern county of Pingtung, will reach the end of its operating license in May 2025, bringing to an end a once-flourishing era of nuclear power generation on the island. This will mean a crunch for the government’s ambitious effort on renewables, so improved policies will be needed to help further incentivize international partnerships and investments in offshore wind, solar, and next generation energy technologies.

The government has set ambitious targets to change the underlying fuel mix—a “20-30-50” formula that would see 20 percent of Taiwan’s power generated by renewable sources, just 30 percent from coal, and 50 percent from natural gas by 2025. Yet Taiwan still has a long way to go to meet that bold aspiration. In 2019, renewables comprised just 6 percent of Taiwan’s electricity supply (see figure 2). And the system is likely to come under strain as the grid is fitted to manage new capacity (see figure 4).

TABLE 1. TAIWAN’S RENEWABLES BUILDOUT
Type of Renewable EnergyCurrent Capacity, February 2020Planned Capacity by 2025
Solar4.150 GW20 GW
Wind0.845 GW7.7 GW
Hydro Power2.092 GW2.15 GW
Biogas0.741 GW *0.813 GW
Geothermal0.3 MW0.2 GW
 

What is more, the turn from coal to gas could lead to an array of stranded assets. Taipower expects to operate some 25 gigawatts (GW) of gas power plants by 2028. Along with nearly 10 more GW of gas-generated electricity from independent power producers, this could pose challenges of overcapacity in the system.

The bottom line is that Taiwan faces a high bar—and competition from other economies in Asia—as it seeks to meet its bold sustainability targets and attract the investment needed to do so.13 To add some 27 GW of generation capacity from renewables, the government aims to attract as much as $59 billion (NT$1.8 trillion) in foreign investment.14

Just take offshore wind power. Asia is projected to be by far the world’s largest offshore wind market, hosting as much as 60 percent of global capacity by 2050. But in that context, Taiwan is already a regional leader. The Ministry of Economic Affairs has built out offshore wind development through competitive auctions that explicitly target foreign partners, including the $627 million, 128 megawatt (MW) Formosa 1 wind complex off Miaoli County in west Taiwan, the first of its kind to be commissioned in the Asia-Pacific region.15 It includes four foreign partners: Japan’s JERA (32.5 percent ownership stake), Denmark’s Ørsted A/S (35 percent), Australia’s Macquarie Group Limited (25 percent), and Taiwan’s own Swancor Holding Co. (7.5 percent).

This is just one of eleven offshore wind projects that have attracted substantial investment to Taiwan, particularly from the Nordic countries, and that are expected to add 5.5 GW of capacity to Taiwan’s electrical grid by 2025, with an additional 10 GW targeted for 2035.16 But these projects have faced challenges, not least with the permitting process.17

As investment activity in Taiwan’s renewables sector picks up—the offshore wind projects alone are expected to generate nearly $31.7 billion in new investment—more U.S. investors should, quite clearly, be a central part of the mix.18 And although attracting funding remains a challenge that introduces significant risks and uncertainties, the good news is that some have already pursued the opportunity. For example, in August 2019, a New York–based asset manager, Stonepeak Infrastructure Partners, acquired a 95 percent stake in Swancor’s renewables subsidiary.19 But many more could be encouraged and incentivized to do so. Foreign partners and investors, including Americans, can play an important and constructive role in enabling Taiwan’s energy transition.

S   TRUCTURAL CHALLENGES TO TAIWAN’S ENERGY FUTURE

The focus of Taiwan’s next set of energy policies should be on three structural issues:

  1. improving energy storage systems to accommodate the projected surge in renewables;
  2. further rationalizing prices in an already relatively cost-effective electricity market; and
  3. enabling highest-quality energy investments, not least from the United States.

IMPROVING STORAGE SYSTEMS AND SURGING RENEWABLES

Taiwan’s energy future is now deeply tied to the government’s determination to increase the share of renewables in the power generation mix. But wind and solar are known as “variable” not “dispatchable” power sources because, as David Roberts has written, they depend on the vagaries of weather, time of day, and season.29 Simply put, because they depend on nature, “they cannot be turned on and off, or up and down, according to the grid’s needs. They don’t adjust to the grid; the grid adjusts to them.” So, a grid with a high penetration of renewable energy needs to be shifted, smoothed, and responsive to sudden decreases or increases. To put this another way, because the main sources of renewable power—sun and wind—are intermittent by nature, a utility needs to ensure a stable power supply.

One solution is to deploy more storage systems. But while the costs of renewables and battery storage are coming down, there are intrinsic limits to how much power can be stored at any given moment. Each of Taiwan’s power providers will need to look at shifts within a season not just in a day. Battery technology, unfortunately, has not advanced far enough to be able to deal with such seasonal shifts. At present, the largest energy storage system is a pumped storage power plant, but it can only store energy on a daily basis, not weekly, let alone monthly or seasonally.

For Taiwan, this means that both gas and batteries will be required to keep the grid viable and running smoothly for industrial and residential customers alike. Storage is not cheap. So, Taiwan will need incentives that encourage new players to enter the market for better storage. One example could be a virtual power plant (VPP) for residential batteries, which can both reduce loads and be configured in a flexible way.30

你覺得高中課程很難嗎? 告訴你: 高二起~各科的難度都會double再double!

(菲凡升大專業高中教學團隊 執行長 – 熊大老師)

高一邁入尾聲的同學們
你是否開始感受到:
上課越來越聽不懂、做題目越來越多不會、相同題型一變化就不懂、分數越來越低…

很多國中成績優秀的同學,明明用著與國中相同的讀書方法,花費一樣多的時間精力
卻在高一上的各次段考就考出了自己從未看過的低分

越努力不僅沒有得到成效反而成績更往下 , 但仍然不知道問題何在?

最根本的原因,就是你還沒有將國中思維轉換成”高中腦”
國中階段所學與方向 跟高中比起來可說是天差地別
在中學的課程設計中
國中與國小稱之為”基礎教育”
此時期的教學取向為生活基礎認知、基礎運算能力為主
所以數學課只要求學生會計算、背公式、背題型即可應付

而幾乎沒有涉及邏輯、數系、以及任何與原理相關的部分
而自然科更是將複雜的牛頓力學與電磁學,簡化成了三個字母的公式
長久下來,養成學生填鴨、死背就能拿高分的學習習慣
也因此導致了許多國中會考高分的學生,一上高中連離及格都很遙遠的現象。

而高中的課程設計,則是以未來銜接高等教育(大學)的導向為前提

所以課程不僅廣度深度大幅提升,學習方向也從國中的死背填鴨
大量增加邏輯思辯、生活應用、觀念統整與原理推導的內容
(未來要讀大學的學生,是不可能靠死背讀到畢業的)
但因為國中時期大量填鴨造成的後遺症,導致多數學生無法轉變讀書方法
繼續用跟國中相同的思維與讀書方式 死背公式、題型與速解
而這種方法面對高中的考題會完全失靈,
因為高中考題的特徵是: 一個題目只要變化一個字,整個做法觀念完全不同
不再是跟國中一樣背公式就有分了 高中生要學習的是真正開始培養思考的能力!

這也是坊間為何充斥著無數的國中小補習班,但高中補習班卻寥寥可數的原因
因為要教學生死背填鴨很簡單,能夠引導學生了解觀念的老師卻很珍貴稀少!

導致高中學生往往只能到站前大班跟幾百人擠在一起,尋求所謂的”名師光環”
而據我近幾年的觀察,很多國中補習班所謂的附設高中班,讓國中老師繼續教高中學生,但學生的成績到高中後幾乎都是一落千丈,段考不及格甚至20幾分大有人在,最後總是撐不過一個學年就宣告解散;這就是因為國中老師的教法,完全不適用於高中所致

所以對高一同學來說,刻不容緩的是必須改變原來根深蒂固的讀書習慣
盡快建立起全新的思維與方法,才能夠應付高中範圍的學科
但畢竟國小+國中已經整整9年的讀書習慣
沒有專業的老師帶領,是很難自己突破與改變的!
而坊間眾多國中附設的高中班,則更延續了錯誤的方式,成績當然難有起色…..

而魔鬼總是藏在細節裡
“大班人擠人、通勤浪費時間、講師下課無法輔導、有問題沒人問、缺乏複習檢測機制、考題資源不足…”等等 都可能是浪費高中同學寶貴時光與天賦的原因!

所以最後總結:高中同學若發現自己的表現與國中差異甚大或一落千丈
記得按照以下要點詢問自己

1. 我是否還是維持與國中相同只記公式與題型?
2. 我是否花了同樣的時間去讀書但總覺得好像都沒讀進去?
3. 我是否真正理解一個單元的內容與涵義?
4. 我是否開始覺得努力讀書卻沒回報而開始覺得倦怠?
5. 我是否一直找不到輕鬆又有效的讀書方法?


如果你符合上面的狀況

歡迎同學觀看下面熊大老師幫大家錄的解說影片

並加入我們官方賴了解菲凡升大的課程設計與教學方法

我們的老師會幫你做專業的科目測試與盲點解析
幫你快速找回過去的自信,輕鬆邁向愉悅的高中生活!

<<<<<<點選此處加入官方LINE洽詢課程!!!>>>>>>